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2)

点击数:418 | 发布时间:2024-12-05 | 来源:www.yuedaijia.com

    A型题
    1. H-O变异是指
    A. 失去毒力的变异
    B. 失去荚膜的变异
    C. 失去鞭毛的变异
    D. 失去芽胞的变异
    E. 失去细胞壁的变异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为大伙推出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取证梦想帮助!


    →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2. S-R变异是指
    A. 毒力变异
    B. 鞭毛变异
    C. 芽胞变异
    D. 菌落变异
    E. 抗原变异
    3. BCG是有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经哪种变异形成的?
    A. 形态变异
    B. 结构变异
    C. 毒力变异
    D. 耐药性变异
    E. 菌落变异
    4. 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
    A. F质粒
    B. R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K质粒
    5. 编码耐药性的质粒是
    A. F质粒
    B. R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K质粒
    6. 编码大肠埃希氏菌产生大肠菌素的质粒是
    A. F质粒
    B. R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K质粒
    7. 编码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质粒是
    A. F质粒
    B. R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K质粒
    8. 关于质粒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A.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 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C. 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D. 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E. 可在细菌间转移
    9. 关于转座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A. 是染色体或质粒中能转移地方的一段DNA序列
    B. 长度一般超越2kb
    C. 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不携带其他结构基因
    D. 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
    E. 是转位因子的一种
    10. 关于噬菌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A. 是感染某些微生物的病毒
    B.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 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D. 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E. 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好实验系统
    11. 噬菌体可用于细菌的时尚病学鉴别与分型是因为噬菌体
    A. 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
    B. 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C. 可通过细菌滤器
    D. 能裂解细菌
    E. 能使细菌成为溶原状况
    12. 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的噬菌体称为
    A. 前噬菌体
    B. 毒性噬菌体
    C. 温和噬菌体
    D. λ噬菌体
    E. 转导噬菌体
    13. 前噬菌体是指
    A. 毒性噬菌体
    B. 温和噬菌体
    C. 毒性噬菌体的基因组
    D. 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
    E. 整理于宿主菌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14. 溶原性细菌是指
    A. 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B. 带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
    C.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D. 带有R质粒的细菌
    E. 带有F因子的细菌
    15. 有尾噬菌体吸附敏锐菌的结构是
    A. 尾领
    B. 尾鞘
    C. 尾髓、尾鞘
    D. 尾板
    E. 尾丝、尾刺
    16. 下列哪种不是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法?
    A. 转化
    B. 溶原性转换
    C. 转导
    D. 接合
    E. 整理
    17. 转化是指
    A. 受菌通过温和噬菌体获得供菌DNA而出现新性状
    B.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交流将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C. 前噬菌体DNA整理于细菌染色体致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D. 供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菌,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E. 受菌与供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受菌出现新的性状
    18.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试验是哪位学者设计的?
    A. Luria
    B. Delbruck
    C. Lederberg
    D. Griffith
    E. Pasteur
    19. 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易于摄取转化因子的重要原因是
    A. 代谢活跃
    B. 通透性增高
    C. 表达吸附DNA的受体
    D. 表达特异性酶
    E. 以上都不是
    20. 细菌感受态一般出目前
    A. 适应期的后期
    B. 对数期
    C. 稳按期的后期
    D. 衰亡期
    E. 对数期的后期
    21. 接合是指
    A. 受菌通过温和噬菌体获得供菌DNA而出现新性状
    B.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交流将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C. 前噬菌体DNA整理于细菌染色体致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D. 供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菌,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E. 受菌与供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受菌出现新的性状
    22. Hfr与F-菌进行接合,转移的基因主如果
    A. 游离的F质粒
    B. 附加体
    C. R质粒
    D. 供菌染色体基因
    E. F’质粒
    23. 关于接合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A. F+菌与F- 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F质粒
    B. Hfr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供菌染色体基因
    C. 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F’质粒
    D. F+菌与F-菌进行接合后,F+菌并不失去质粒
    E. F’菌与F-接合后,F’菌本身失去质粒
    24. 转导是指
    A. 受菌通过温和噬菌体获得供菌DNA而出现新性状
    B.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交流将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C. 前噬菌体DNA整理于细菌染色体致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D. 供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菌,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E. 受菌与供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受菌出现新性状
    25. 常见性转导转移的基因主如果
    A. 供体菌染色体上任何一段基因
    B. 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
    C. 噬菌体的基因
    D. F质粒上的基因
    E. R质粒上的基因
    26. 局限性转导转移的基因主如果
    A. 供体菌染色体上任何一段基因
    B. 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
    C. 噬菌体的基因
    D. F质粒上的基因
    E. R质粒上的基因
    27. 溶原性转换转移的基因是
    A. 细菌染色体基因
    B. 细菌的R因子
    C. 细菌的F因子
    D. 噬菌体基因
    E. 附加体
    28. 溶原性转换与转导的主要有什么区别是
    A. 参与溶原性转换的是温和噬菌体,参与转导的是毒性噬菌体
    B. 溶原性转换转移的是噬菌体基因,而转导转移的是供菌的基因
    C. 溶原性转换可引起受菌毒力或抗原发生改变,而转导不可以
    D. 噬菌体消失转导的性状消失,而溶原性转换的性状不消失
    E. 转导需供菌与受菌直接接触,而溶原性转换则否
    29. 无毒的白喉棒状杆菌获得产生白喉毒素的能力是由于
    A. 带有Col因子
    B. 带有R因子
    C. 带有F因子
    D. 感染毒性噬菌体
    E. 感染β-棒状噬菌体
    30. 关于原生质体融合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A. 融合前,两种细菌需要经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置失去细胞壁
    B. 聚乙二醇可促进二种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C. 融合可发生于不有关的两细胞间或异种细胞间
    D. 融合的二倍体细胞寿命非常长
    E. 可获得具备亲代细胞很多特异性的重组体
    B型题
    问题 31~33
    A. 直接摄取
    B. 通过性菌毛
    C. 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
    D. 融合
    E. 前噬菌体
    31. 接合过程中转移基因的方法
    32. 转导过程中转移基因的方法
    33. 转化过程中转移基因的方法
    问题 34~36
    A. 染色体
    B. 插入序列
    C. 转座子
    D. 质粒
    E. 转座噬菌体
    34. 能自行转移地方引起突变,但不带有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
    地区的转位因子是
    35. 能自行转移地方引起突变,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一些
    其他基因的转位因子是
    36. 染色体以外游离于胞质中可通过接合转移的基因的是
    问题 37~40
    A. 毒性噬菌体
    B. 温和噬菌体
    C. 溶原性细菌
    D. 前噬菌体
    E. λ噬菌体
    37.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38. 能在敏锐菌中增殖并使之裂解的噬菌体
    39. 整理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40. 具备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的噬菌体是
    问题 41~43
    A. 耐药性传递因子
    B. 耐药决定子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否
    41. 能编码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42. 能编码性菌毛的产生和通过接合转移
    43. R质粒的组成
    问题 44~46
    A. IS
    B. Tn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44. 具备插入功能的DNA序列是
    45 只具备插入功能的DNA序列是
    46. 可携带耐药性基因的DNA序列是
    问题 47~49
    A. R质粒
    B. F质粒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47. 可编码细菌耐药性
    48. 可编码细菌的性菌毛
    49. 可通过接合转移
    问题 50~51
    A. 溶菌周期
    B. 溶原周期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50. 温和噬菌体可有
    51. 毒性噬菌体有
    问题 52~53
    A. 游离的具备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
    B. 前噬菌体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52. 毒性噬菌体的存在形式
    53. 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
    X型题54~57
    54. 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 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C. 不可以自行丢失与消除
    D. 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E. 可在细菌间转移
    55. 关于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体菌只有处于感受态时,才能摄取转化因子。
    B. 转化因子第一吸附在受体菌表面相应受体上。
    C. 在摄入前,供体菌的双链DNA片段被受体菌表面的核酸内切酶切开,其中一链进入受体菌,另一链为进入提供能量。
    D. 进入的供体菌DNA片段与受体菌相应DNA进行重组,重组后受体菌两DNA序列不完全一样。
    E. 当重组菌繁殖,DNA复制时,分裂后的两个子代菌均可获得外源DNA而致使性状改变。
    56. 关于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感染某些微生物的病毒
    B.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 只在活细胞内增殖
    D. 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E. 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57. 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包含
    A. 吸附
    B. 穿入
    C. 生物合成
    D. 成熟和释放
    E. 细菌溶解
    参考答案
    A型题 1.C 2.D 3.C 4.A 5.B 6.D 7.C 8.D
    9.C 10.D 11.B 12.B 13.E 14.C 15.E
    16.E 17.D 18.D 19.C 20.E 21.B 22.D 23.E
    24.A 25.A 26.B 27.D 28.B 29.E 30.D
    B型题 31.B 32.C 33.A 34.B 35.C 36.D 37.C 38.A
    39.D 40.B
    41.B 42.A 43.C 44.C 45.A 46.B 47.A 48.B
    49.C 50.C 51.A 52.A 53.C
    X型题 54.ABE 55.ABCD 56.ABCE 57. ABCD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